白艳红课题组在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发表了题为“Plasma activated water (PAW) modification of PSE-like chicken protein isolate: Structural changes and enhanced film-forming properties”的研究论文
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白艳红教授课题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(中科院二区,IF=8.4)发表了题为“Plasma activated water (PAW) modification of PSE-like chicken protein isolate: Structural changes and enhanced film-forming properties”(等离子体活化水改性类PSE鸡肉分离蛋白:结构变化与成膜性能提升)的研究论文。第一作者为2023级博士研究生朱宸言。
研究了等离子体活化水的氧化效应对热诱导碱性类PSE鸡胸肉分离蛋白(PPI)结构及成膜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PAW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随制备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。PAW处理导致成膜溶液中PPI结构展开,表现为α-螺旋向β-折叠和β-转角转变、疏水基团暴露、表面疏水性增加以及荧光强度显著降低。此外,PAW促进了PPI结构的氧化,表现为总巯基含量的降低和羰基含量增加。此外,PAW处理显著改善了PPI薄膜的机械性能,亲水性以及阻隔性能。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PPI分子结构与其成膜性能之间的相关性。综上所述,PAW可诱导PPI分子结构发生改变,从而改善其成膜性能。
以上研究成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32372382)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(25HASTIT039)的资助支持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ijbiomac.2025.1457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