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| 设为首页
您的位置:首页  科研动态

白艳红教授课题组在《Meat Science》发表“评价改性鹰嘴豆蛋白部分替代磷酸盐对猪肉糜技术功能、流变学和结构特性的影响”研究成果

本研究评估了高压均质(80 MPa2次)和/或热处理(80℃30 min)改性鹰嘴豆蛋白(CP)对减磷(0.2%三聚磷酸钠,STPPw/w)猪肉糜(RPME)乳化稳定性、质构、色泽和风味特征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高压均质和/或热处理改性CP显著提高了肉糜的稳定性、质构特性和 b* 值(P < 0.05),促进了无机和有机硫化物的形成,并增强了 RPME 的鲜味、丰富度和咸味。此外,高压均质及热处理双重改性的 CP 在大多数技术功能特性方面表现出更优的增强效果,从而使肉糜的品质与高磷对照组(0.4% STPPw/w)相当。层次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,RPME 技术功能特性的变化与肉糜的流变学和结构变化密切有关。这些变化包括粘弹性的增强、内部水分稳定性的提高、脂肪族残基疏水相互作用的加强、分子间氢键和二硫键的强化、α-螺旋的伸展与β-折叠和无规卷曲的形成,以及凝胶网络分形维数的增加和孔隙率的降低。因此,高压均质结合热处理改性的 CP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磷酸盐替代品,可用于开发高品质减磷肉制品。

以上研究成果受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(231100110400)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32101989)的资助支持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eatsci.2025.109812